一、概述
装饰画与装饰性绘画是工艺美术和绘画相交融的边缘学科。装饰画属于工艺美术,而装饰性绘画属于绘画艺术。
装饰画同装饰图案相比,包含的绘画因素比装饰图案多一些,离绘画较近。
装饰性绘画同一般绘画相比,要更靠近工艺美术但又不属于工艺美术,它是具有装饰特征的一种绘画。
装饰画,它具有装饰性的构图、形象、色彩与表现形式,这是它的突出特点,是相对于绘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装饰画运用大量的装饰性表现手法来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装饰性表现手法在构图上,主要有传统的散点构成,现代的打散构成,以及层叠式构图与展开式构图等;在造型上,装饰画的表现手法追求简洁、变化、对比、节奏、夸张;在色彩的运用上,装饰性色彩大量地运用。
装饰性绘画属于绘画的范畴,只是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一种甚至多种装饰画表现手法,使画面具有装饰的美感或意境。
在意境上,装饰画运用大量的装饰性表现手法来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这种浓烈的装饰味,源于画面的单纯性、平面性、秩序性。装饰画表现的意境大多是积极的、向上的、欢快的、神秘的、浪漫的;主题为美好的人或事物,极力避免消极的因素,偏重于抒情、理想、象征等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给人带来愉快的安逸或高雅的感受,装饰画这种意境和主题的表达与它的目的有关,装饰画的目的是强调装饰意味,而装饰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上审美的需要,所以装饰画强调与群众的关系,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群众的审美心理和需要,这一点正好与装饰性绘画相反,装饰性绘画的主题和意境的传达都是围绕着作者的思想,为艺术观念服务的(包括装饰性表现手法的运用),这种主题和意境的表现不一定都是积极、向上的,因为它是作者的思想、艺术观念的传达,所以它不考虑群众的审美需要和心理。
装饰画还强调与环境的关系, 它要受到环境的限制,很多装饰画还具有美化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这样的装饰画在构图、形象、色彩的运用上都要考虑与环境的关系,既能做到独立欣赏的同时又能形成特定的气氛。例如,为餐厅设计装饰画时,要考虑人对餐厅环境的需求———安静、舒适,不能有影响食欲的色彩和形象,装饰画要符合这一要求,就要用柔和的色彩画面使人精神放松,富于食欲的形象来与餐厅的功能协调。而装饰性绘画是不考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的,装饰性绘画的装饰性手法的运用,构图、色彩与形象都只是为了传达作者的思想观念服务。因此,它是完全与环境没有任何联系的,更不会受到环境的束缚。
二、表现手法
1. 构图。装饰画的构图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层叠式构图,它以主题或人物为中心,向四周展开。这种构图,它在视点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多视散点,这种画面没有空间的纵深感,构图结构线多呈放射状或有序状。
另一种是展开式构图。它是以主题或者人物为中心,向左右展开。这种构图在视点上是平行的,有点类似于中国画的长卷。
另外,还有一种构图,它是传统的散点构图,画面没有固定的构成结构,其表现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描绘同一个事物,将从各个角度所见到形象结构一一列出来,形成散落的构图形式。
装饰画的装饰性构图,追求构图形式上的平整,但力避平铺少变的乏味;将形象作对称布局,但要避免出现呆滞、呆板的单调;追求画面的丰满,但不能有密不透风的死板。装饰画在构图上追求的是平、稳、满,给人带来一种安定、丰满、舒适、愉快的视觉享受。总之,装饰画的构图为强调装饰的效果而定,使画面富有装饰意味。
而装饰性绘画的构图追求作者主观思想、艺术观念的有效传达。构图服从作者的需要。
所以,在装饰性绘画中,我们能感受到装饰画风格的因素和特点,而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装饰画。
可见,装饰画构图从装饰的角度出发,给人一种精神上美好的感受,从而达到装饰的目的,装饰性绘画的构图从传达作者的观念等出发。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2. 形象。作为艺术,装饰画与具有装饰意味的绘画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形象性,都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不同的是,装饰画的形象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变形的。装饰画的写实,是对写生物体的平面,简洁化的提炼,加有作者自己的理想及印象,在总体上属于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生活中的形象与现象,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写实有所区别。装饰画的变形要求变得生动,具有美感,不失装饰意味。它将写生的东西依据其特征,通过夸张,变化使其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强化,这种变形不是将写生的形象写实的一面盲目地变形。装饰画的“变形”是要强调装饰,是为了取得更理想的装饰效果,达到装饰目的,以及适应装饰环境的要求。
装饰画造型的手法的特点是要求简洁,即重形体大构成关系而不拘束于细节刻画,做到不繁琐。求变化:变化是在统一中的变化,使形象更典型,概括,同时也加强了主次之间的衬托协调。求对比:即求内容、形象、色彩、线、面等的联系和协调。求节奏:相似的形象反复地出现,形成画面的节奏。装饰画要能控制大的节奏和形成,做到收放自如,动静相宜,形成生动的效果。求夸张:夸张地表现对象的形式或特征使其更概括、典型, 更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装饰性绘画的形象也有写实和变形之分。但无论是写实还是变形,甚至在造型上也运用装饰画造型的一些特点,如简洁、变化、对比等,但这些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传达作者的观念、思想而服务,并围绕作者的理念展开。
3. 色彩。在色彩的运用上,设计一幅装饰画,装饰性色彩在画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装饰性的色彩,即不受三维空间色彩的限制,不受描绘对象本身固有色的限制,不受环境色彩影响的色彩表现方法,装饰性色彩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装饰的效果。
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环境色彩对装饰画色彩的要求,在装饰画的设计中不允许出现对色彩的偏爱性,对色彩的偏爱指挥导致表现装饰意味的狭隘,甚至有时不仅不会给装饰画锦上添花,反而会成为败笔,从而降低了装饰效果,影响了装饰的意义。
色彩在装饰画中的另一个特点,是不拘束于现实生活中客观的色彩,而用心中的色彩来描绘,白花可画成墨色的,红的可变成绿的,有色的可变成无色的,无色的可以绘成五彩缤纷的。总之,一切为了强调装饰效果而运用。
装饰画的色彩也不满足于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色彩,而用随心所欲的色彩,来表现比现实生活更加理想更高境界的色彩,从而突出装饰画的装饰效果。
在装饰性绘画中,可以出现对色彩的偏爱,也可以有作者的色彩风格,允许作者运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在装饰性绘画中,也有运用装饰性色彩的,但不论怎样,色彩都是为作者的艺术观念服务的。
可见,装饰性绘画色彩的运用,同样也是为传达作者的思想观念服务的。而装饰画色彩的运用是为了装饰的目的而服务的。
三、材料的运用
从材料应用上装饰画可分为两种。第一种,绘制型装饰画,是指以各种绘画颜料绘制的装饰画,这样的装饰画在生活中多见如人物变形、风景变形等等。造型平面化、简洁化是绘制型装饰画的典型例子。第二种,制作型装饰画。制作型装饰画更多运用生活中诸多材料,如布、绳、纸、金属、玻璃等制作的装饰画,并根据所选材料冠以不同的名字,如布贴装饰画,木雕装饰画等。
运用材料制作装饰画时,还注重材料本身质地给人的不同感觉,金属的光泽给人冷峻或辉煌的感受,玻璃给人清透、脆的感受,布的柔韧、温暖感使人联想到女性的色彩,这些材料独特的质地以及给人的感受都将为进行装饰画的设计时所考虑。
同时,一些用材料制作的装饰画在进行装饰设计时,还与实用性结合起来,使其具有审美性和实用性。例如,玻璃常常被用来做屏风或是玄关。运用玻璃制成的玻璃装饰画,使玻璃不但具有了美化环境的一面,也有了实用性的一面。
装饰性绘画,从使用的绘画材料上来分,是我们熟知的那些画种,如油画、水彩、水粉、版画、国画、丙烯画、水墨画等等。
四、综述
以上的说明和比较,是对装饰画与装饰性绘画在构思、构图、表现方法及材料的运用上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通过比较,总结三点根本区别,只要从这三点出发,就能从根本上区分装饰画与装饰性绘画。
第一点是出发点不同。从作者本体和外部世界客体来看,装饰画是以客体为主,本体服务于客体,装饰性绘画本体为主,客体服务于本体。
第二点是目的不同。装饰画的目的是满足大众的审美心理需要,装饰性绘画的目的是传达作者的艺术观念及思想感情。
第三点是性质不同。装饰画具有审美与实用的功能,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装饰性绘画从服务于作者本体的特点来看,应当属于绘画的范畴。